微信作为一款集合了文字、语音沟通,影像、图片传输,转账、支付功能于一体的应用,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必备的生活工具之一。在经济交往中,双方缔约、交易、结算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最常见的如个人与个人之间小额的劳务、借贷、买卖,都有可能通过微信沟通后直接进行,不会再签订书面的合同,这样在产生诉讼时,微信聊天记录便成为最直接甚至唯一的证据。什么样的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更为有用,法官通过以下案例进..
2025-02-21
虚假诉讼行为违背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扰乱正常诉讼秩序,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阻碍社会诚信建设,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的要求,多措并举,重拳整治虚假诉讼。特别是对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依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虚假诉讼行为,..
2025-02-20
DeepSeek刚刚锋芒初露,而GPT-5又将携多模态风暴登陆,在生产力工具颠覆式跃进的时代,AI遇上一键剪片,是创新还是侵权?近日,《庆余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人将某AI剪辑软件的开发者告上法庭,指控其利用AI技术切割、拼接剧集片段,诱导用户生成侵权视频并广泛传播。这一案件不仅明晰了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法律边界,也为智能时代的版权保护敲响了警钟,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在数据训练与内容生成过程中,应该如何依据法律精神规范行业行为..
2025-02-19
军事设施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履行使命的依托,是国家战略能力和军事行动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工作大局,指导全国法院依法妥善处理包括军事设施保护在内的各类涉军纠纷,为加快推进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为发挥典型案例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颁布35周年之际..
2025-02-19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计划(8.0版)》,并通报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事例(2025年)。案例1明确仿冒驰名商标跨类保护规则充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某销售公司与某日用品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案情简介某销售公司经商标注册人授权,依法享有“CORONA”商标及“CORONAEXTRA”图文商标在中国境内的使用权。经过某销售公司不断的宣传和使用,上述商标成为具有较高显著性的..
2025-02-19
案情李某与某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该融资租赁公司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在执行财产保全时,冻结了李某名下卡尾号为9045的某银行卡内的银行存款。某酒店管理公司提出,李某曾系其公司员工,李某名下卡尾号为9045的某银行卡系李某协助公司财务人员办理,实际为公司过账使用,密码及账户均由公司财务人员掌握控制,李某至今未个人使用过该银行卡。从该银行卡的既有银行流水来看,目前产生的交易均系该酒店管理公司与业主..
2025-02-18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客观的信用评价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法保护企业名誉权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加强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妥善审理了一批涉企业名誉权案件。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案例涉及传统产业、中介行业、科技企业、征信机构等不同领域..
2025-02-17
在建设工程领域,工程承包企业将工程转包、分包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有一些承包方并不具备相应资质或用工主体资格,此种情形下,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构成工伤,谁应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近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判决将工程转包给不具有建筑资质及合法用工资格承包方的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支付受工伤的劳动者各项费用共计26万余元。某小区业主与科某公司签订总承包合同,将..
2025-02-17
南昌经开区一家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罚结果竟将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告上法庭2023年9月12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在对南昌市俊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其存在未在密闭空间进行喷漆作业、未按国家标准贮存危险废物、未按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未按规定申报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等4项违法行为。由于后两项违法行为是首次发现,而且企业及时纠正,便免于处罚。对于前两项环保违法行为,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分别作出6万元和25万元的罚款..
2025-02-17
鲁法案例【2025】054为购买房屋而向金融机构贷款是购房的普遍操作方式,金融机构为维护自身权益大都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违约后“加速到期”的条款。但由于金融机构的原因导致借款人部分还款后仍存在逾期情况的,借款人的行为是否依然构成违约?是否导致借款合同加速到期?案情简介2020年12月30日,王某为购房与某银行福山支行签订《借款合同》,向某银行福山支行借款113万元。《借款合同》约定,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还本付息的,贷款人可以..
2025-02-13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