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日前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市监杨处〔2023〕102023000978号)显示,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00万元,责令停止发布。处罚决定日期2023年8月25日。当事人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在某平台上销售化妆品,发布国产非特殊用化妆品宣称有特殊“美白”功效的虚假广告。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
2023-09-11
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酱香拿铁”火爆出圈!瑞幸咖啡宣布其酱香拿铁新品刷新单品纪录,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他商家若“搭便车”或构成侵权“酱香拿铁”出圈走红之后,其他商家能否在饮品中添加茅台作为宣传卖点?据中新财经,有茅台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如果咖啡店擅自在饮品中添加茅台售卖,属于侵权行为。据九派新闻,茅台客服对上述说法进行了补充,“餐饮店若在商品中添加茅台售卖,并以此作为..
2023-09-11
2023年A股退市第一股*ST凯乐再次收到上交所的处罚。处罚决定显示,因虚构专网通信业务、2016至2020年报存虚假记载,*ST凯乐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12.25亿元,虚增营业成本443.52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9.36亿元。因此,*ST凯乐数十位时任董事、独董等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其时任董事长等相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及通报批评。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财务造假可能通过虚假记载的财务报表等手段误导投资者,使其对..
2023-09-08
知网再遭重罚!继去年因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8760万之后,最近又由于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一系列违法行为,吃下5000万元的罚单。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知网(CNKI)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责令停止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并处人民币5000万元罚款。经查实,手机知网、知网阅读等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未经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未公开或未明..
2023-09-08
中国上市公司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时尚”)6日发布公告称,当天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显示,8月28日,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东方时尚股份340万股,违反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根据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近期,东方时尚的减持风波引..
2023-09-07
9月5日,北京监管局发出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宝诚创展(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诚创展”)违法违规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监管查明,宝诚创展存在以下两项违法违规事实:一、兴业1号法制晚报社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兴业1号”)合同约定,该基金全部认购资金均用于通过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委托贷款给法制晚报社。法制晚报社分别于..
2023-09-07
9月6日,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移送的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知网(CNKI)涉嫌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知网(CNKI)主要运营主体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其运营的手机知网、知网阅读等14款App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未经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未公开或未明..
2023-09-07
顶风作案!翻倍牛股遭清仓减持监管函火速下发股价持续涨停,短短8个交易日股价翻倍的我乐家居(603326)近期在二级市场上赚足了眼球。9月6日晚间,我乐家居自曝称,公司股东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在6月30日-9月6日期间进行了“清仓式”减持,减持比例约为7.11%,并买入4200股。上述消息一经披露引发市场一片哗然。上交所也火速就公司股东涉嫌违规减持事项下发监管工作函。涉嫌违规减持八连板我乐家居股东恐涉嫌违规减持。9月6日晚间,我乐家..
2023-09-07
海南两家三甲医院同日被罚,一家被罚近千万元,皆是因为医保违规。两大三甲医院同日被罚,一家被罚近千万元8月28日,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接连公示了两份行政处罚信息,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医保违规问题,双双收到巨额“罚单”。据了解,这两家医院都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海南医学院三所“三甲”直属附属医院之二。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超医保限制天数用药、超医保限制用..
2023-09-07
包括券商、基金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日前频繁出现遭仿冒诈骗现象,部分监管部门也遭到仿冒。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披露,今年以来已有200余家机构发布了被仿冒的公告。根据监管提示,目前仿冒违规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冒充机构人士发布观点、冒用机构工作人员名义提供非法证券服务、冒用公司名称或网站进行虚假宣传、提供虚假App诱导投资者转账等,本质上是实施非法荐股、虚假发行“原始股”、非法配资等非法证券活动。来源:南财快讯
2023-09-06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