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9月2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对于宏观经济形势,李超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关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李超表示:“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这一安排有助于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的瓶颈问题,提升项目融资能力,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形成倍增效应。”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参考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经验,政策性资金有效带动基建投资加快增长。本轮工具预计同样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挥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扩大有效投资、稳住需求,还能增强长期发展动能。
近日,多地召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宣讲座谈会、政策培训会或项目调度会,多地强调将加紧推进项目储备工作。例如,荆州提出,围绕政策导向,系统谋划储备符合条件的项目,确保政策发布后,能够迅速形成一批成熟的项目,可申报、能实施、快落地。
关于经济运行情况,李超表示,从全局看,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从供给侧看,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增势良好。从需求侧看,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李超说。
来源: 中国政府网